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寓“教”于“法”——古塔检察的特别一课

  2024-09-25

  泛黄的墙壁、清晰的弹孔、走过的台阶上似乎依然留存着先辈的脚印,空旷的房间里仿佛还能听到战斗的声音。从800人打到25人、从天亮打到天黑,子弹翻飞、炸弹轰起……这就是配水池战役,这里,就是配水池战斗遗址。



  爱国主义教育永远是必修课。4月28日,古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受邀来到了这个饱经风霜的红色基地,为来自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理工学院的同学们及志愿者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红色教育、法律教育课。

  检察官联合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对配水池战斗的情形、意义、影响做了详细介绍,当讲到通信员范俊卿被子弹击中仍坚持战斗,在最后一刻笑着对营长说:营长,我牺牲了是光荣的,我是沂水人,你一定要告诉我爸爸妈妈,很多同学都红了眼眶。如今,配水池战役已经过去了76年,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离战争已经很远,但现实生活中的“硝烟”却始终存在,生活中的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我们的国家?检察官们给出了一份指引。



  提高警惕,涉及网络要注意。作为新一代年轻人,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是因为如此,电信网络诈骗成为了一个在年轻人群体中高发的罪名。添加微信好友、注册游戏账号、买卖游戏装备……这些在年轻人中习以为常的行为可能就会“暗藏杀机”,面对这些陷阱,不贪便宜、不怕麻烦、不轻易相信,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一旦不小心“中招”,千万不要觉得丢脸,要第一时间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远离犯罪,人身安全是首位。因为一句话不合而大打出手、因为争抢女孩而“短兵相接”、因为校园欺凌而引发伤人……年轻人犯罪的理由总是简单而鲁莽,轻则拘役重则徒刑的结果却是孩子们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其实,守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守护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也是我们为社会安全应当做出的贡献。

  不做“工具”,糊涂帮助不可为。洗钱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一个个陌生的罪名仿佛离“学生”这一身份很远,但你知道吗,有的时候孩子们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张小小的银行卡那么长。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各种证件往往就是犯罪嫌疑人最想要利用的“工具”。因此,检察官告诫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各种第三方支付账号,也不要向他人购买,防止自己沦为犯罪“工具人”。


  千古风物终俱随烟尘散去,红墙壁瓦皆将作风沙掩寂,唯有不灭的奉献精神与不息的奋斗影迹得以留存。红色教育让爱国精神得以延续,法律指引使奋斗轨迹更加明晰,青年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古塔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实际,将红色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让青年人的心更贴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法律,未来会是光明的,我们始终坚信。